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资讯 > 新闻内容 新闻资讯 News
农业帝国的传承者——刘文闻
发布时间:2014-10-23 09:39      浏览:
从最早做脱水蔬菜的小作坊,到如今的全产业链农业帝国。数十载的奋斗,成就了走向世界的闽中集团,书写了一段属于林国荣的光辉岁月。如今,已过花甲之年的他,逐渐淡出了企业管理,由儿子刘文闻担负起了家族品牌事业的重任。上任后的刘文闻,为在农业食品这片商业蓝海当中打造出安全放心的食品环境而不断努力,并将把闽中集团打造成百年老品牌而做为终极目标。
  见到刘文闻的时候,他按照约定的采访时间准时到达。8月底的北京,酷暑难耐,可刘文闻却身穿蓝色衬衫,西裤,皮鞋接受我们的采访。他的额头上淌着汗珠,但他只是轻轻地擦了一下说道:“接受采访一定要正式一些。像我们做销售的,每天在市场上跑,已经惯了,我不怕辛苦。”看到他从远处走来,步伐很快,每一步都很坚定。他说话的语速平缓而有节律,眼神明亮且坚毅,性格沉稳。
  刘文闻说,回国接手闽中集团之前,他并没有远大的策略,只是答应了父亲的邀请。他也并不自诩有多聪明,但承认自己够幸运,总有贵人相助。“在智利的那段时间里,我看到了很多有关中国与境外之间的贸易和投资的机会,再加上父亲和董事会的前辈们说服了我,希望我回到中国接管闽中集团,其实是在国外的经历和公司董事会的建议对我的影响很大。”650米长、110米宽,这是闽中有机食品工业园的大小尺度。
  在闽中公司的展厅,蘑菇、香菇、胡萝卜等琳琅满目,五颜六色的脱水蔬菜、烘干谷物、快速食品、果蔬汁饮料等10多个系列200多个品种让来访者眼花缭乱。这些产品大多数出口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
  福建闽中集团是刘文闻的父亲林国荣倾注了半辈子的心血的事业。1971年,林国荣在莆田一座关帝庙里创立了一个脱水蔬菜小作坊,那一年,林国荣18岁。这个集体性质的小企业,就是闽中集团的前身。
  43年前,它是简陋的一座小庙,43年后,它是全球最大的脱水蔬菜生产基地。
  “目前在全世界还找不到第二个这么大的果蔬食品生产加工车间。”林国荣自豪地说。然而在创业期,只有2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在当时,已经有其他企业有2000多平方米的大厂房。有人建议林国荣要快速发展。但林国荣说:“不要和别人比规模,要看实力、看发展,做好你自己,才有成功机会。”
  林国荣始终有着一个中国农业的世界梦:“我们有一支优秀的食品加工方面的国际化管理团队,有43年不出食品安全问题的深厚积淀,我们有责任,也有实力打造中国有机食品的航空母舰,将企业品牌做大,做成百年长青品牌企业。”
  林国荣用43年的时间缔造了闽中集团全产业链的农业产业帝国,已过花甲之年的他,逐渐淡出企业的管理。以林国荣的儿子刘文闻为代表的第二代闽中人开始接过父辈的旗帜,并为这个拥有43年历史的农业产业帝国注入了新的血液。
  留学教会他什么
  刘文闻1980年出生在福建莆田,1998年前往立陶宛留学,2002年赴智利开拓南美洲的农业市场。今年34岁的他是林国荣的独子,林国荣的父亲当年因为入赘林家,所以把姓氏改刘为林,后来老人家让孙子改回刘姓。年纪轻轻就外出闯荡,这是林国荣家族的传统,在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下,只有18岁的刘文闻被家人送往立陶宛留学。
  在立陶宛留学的一年半时间刘文闻有很大的收获。首先,他充分认识了大自然。从国内比较有序的作息时间转到了那里的极昼,极夜,这对他来说是很大的体能挑战。其次是,通过感受和学习,刘文闻了解到了境外的市场商机。第三是,刚刚从学校走出来,没有任何社会经验的他,这一次,充分认识到了社会的现实性。“我当时带了1万美元到立陶宛,这1万美元是要生活一年的。我交了学费和住宿费以后,还剩3000美元,当时一个中国留学生向我借了1000美元,他跟我说一个月回来,但是再也没有回来过。”
  到了2002年,刘文闻拿着父亲给的2万美元只身赴智利开拓生鲜大蒜的南美洲市场。去过以后刘文才知道国家与国家之间体制的不同,他有太多的东西要学。
  “当时我拿了2万美元单枪匹马杀过去,到智利的时候一个人都不认识,我先从了解市场开始,建立自己的身份,因为在境外做生意必须有境外的绿卡,再寻找商机,寻找经销商,一步一步做起来的。”刘文闻一个人去了智利,到了以后,在当地自己组建团队,自己开拓市场,这也是他引以为豪的事情。核心团队里60%~70%的人来自于中国,30%是当地人。   在智利的那段时间里,刘文闻主要带领团队开拓生鲜大蒜的市场。其实世界上70%的大蒜都来自于中国,甚至后年的大蒜需求和产量我们已经预估出来了。所以,我们就可以该囤货的时候囤货,该加速销售的时候就加速销售。」在生鲜大蒜这一农业领域,闽中集团很快在智利有了很大的市场。刘文闻说:「这是我人生经验积累最多的一次,无论从做人,商业,销售,以及环境的抗压力上,还有对市场的把控和分析,我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压力来自于传承
  2010年,闽中集团上市后,林国荣投资16亿元建设闽中工业园,打通闽中的第三产业,还专门请了一个职业经理人,但很快发现,这位空降的职业经理人无法融入团队,在其他元老的一再劝说下,召回了儿子刘文闻,让他担起了为闽中打造品牌的重任。当时在土地上埋头深耕了数十年的闽中,在做品牌上的经验几乎为零。刘文闻不得不请来各路品牌专家为闽中把脉,自己也通过跟他们的交流积累了一些品牌领域的方法论,他得出了一个简单道理:一定要在某个细分领域做到最好。
  “其实我回来接班也算是水到渠成,不光是我父亲,整个管理层都建议我回来接班。”
  在刘文闻看来,一个企业不可能单一性地发展,有机蔬菜是一个非常好的行业,但是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不能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所以他在寻找一个新的产业。很快,刘文闻发现快消产品是一个比较适合闽中高速发展的行业。“快消品每年都在裂变,我们对食品安全也绝对注重。我们的东西一定要健康,安全,只有这样,才能站得住脚跟。”
  为什么会选择快消品行业?刘文闻说:“闽中的主营产品是食品,并一直以出口型为主,生产工艺和食品安全远远高于国内的安全指标。”相比之下,国外的技术比中国领先20年,在国外的从商经验,使得刘文闻学到了很多有关食品的知识和技术。由此,刘文闻决定进入快消品行业。
  刘文闻说,压力来自于传承。“在父亲手上做了43年,父亲退下来之后,给我们新一代人的压力很大,这种压力我乐意去接受。也很有幸做他的儿子。”刘文闻记得父亲告诉他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只要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你做什么都可以。父亲对刘文闻的教育是宽严并济的,父亲愿意让他去尝所有的甜和苦,然后他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选择快消品行业,对他来说无疑是一种新的挑战。但即便如此,刘文闻的心里已经有了充分的准备。集团找了一些行业内的专业人员给他进行培训,他还经常与业内的朋友一起探讨市场。在刘文闻看来,重要的是与时俱进,每时每刻都要了解国内的动向,以及消费者的需求。打有准备之战,是刘文闻一贯的行事风格。
  快速学习
  想要做快消品行业首先是定位,闽中集团的主营业务是食品,因此,切入快消品行业也围绕着食品展开。刘文闻花了一年的时间摸索市场行情,目标人群。最后,他选择绿色饮料作为闽中集团快消品业务的第一个产品,且定位于25岁左右的人群。“我们也一直在研究这类人群的思路,喜好,需求,对产品的认识度等,我们要根据这个不断改变,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消费者的长期认同。”
  2011年,一款名为枇杷润茶的饮料应运而生,但是竞争激烈的饮料市场并没有优待这支行业新军,不出两个月,市场上的跟风者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各种品牌的枇杷润茶层出不穷,巨大的压力向刘文闻扑了过来。
  刘文闻说:“ 在内销上我们等于零,没有真的进入到内销行业,最关键的是销售团队,我们一直在不断地挖掘人才,同时还在培养人才。”刘文闻希望这样团队能支撑10年,甚至百年。为此,闽中建立了自己的学校,首先是培养销售团队,所有的销售人员必须先去学校里进行培训。
  其次,刘文闻规划了销售打法。我们是福建的公司,更小点说是莆田的公司,我们先要立足于莆田,再立足于整个福建,最后扩大到全国。因此,第一点是立足,只有站住脚了才能发展。其次是要以点带面,就是每个省要有我们的产品,先把种子种好,然后我们就可以随时发力。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及产品的规格,刘文闻会亲自到生产线上去监管,每一道工序他都学过一遍,而且很熟悉。从清理卫生开始,到研发饮料的口感、颜色、瓶体包装,以及最后的批量生产,都是刘文闻亲自严格把控。在他的右手上有一道伤疤,缝了6针,是在生产线上伤到的。他说,只有自己亲力亲为,为食品安全严格把关,才能赢得消费者的认同。
  在吸取了经验并准备完成后,2013年刘文闻重新策划了品牌名字“真田”——真正来自田野里的饮料。并将“真田”系列饮料定位于中国第一养生饮料,针对枇杷润肺利喉的功效,专门请来了华少作为品牌代言人。
  同年4月,闽中在钓鱼台举行了“真田”品牌发布会。“我们在全国有9大生产基地,在福建的枇杷产量占全国的1/4,占全世界的1/5,只有我们在质量上做好把控,才能在源头上把控食品安全。”
  刘文闻说,从创立之初就树立了品牌的核心——安全,质量好。与此同时,借着品牌发布会的势头,刘文闻迅速在全国建立销售公司。针对真田枇杷饮料以年轻人为主的核心消费者,真田枇杷饮料快速铺向商超,便利店,KTV,校园零售等渠道。
  2013年,真田系列饮料年销售额达到了2亿多元,使得闽中在饮料行业站稳了脚跟。为此,刘文闻制订了10年的规划,枇杷饮料完成后,还会相继推出荔枝、桂圆等口味的饮料,也都是真正来自田野里面的产品。
  刘文闻接管闽中以后,与他在境外的销售渠道基本是吻合的,主要是通过大型超市做产品的主要销售渠道。“但对于现在中国的快消品行业,渠道是多元化的,这个我没有预料到。但经过感受和学习,现在逐渐也稳定了。”
  当一家食品企业确定了市场定位开始操作市场的时候,需要一只强有力的大手将整个企业牢牢掌握住。这只大手就是企业的管理制度,团队建设也是企业管理重要的一环,再好的想法也需要人去执行。
  在闽中,有一个特别的现象,各个部门的领导人聚集到同一间大办公室里,任何一个部门遇到问题,部长之间可随时面对面交流,以做到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这种实用主义的土办法源于董事长林国荣,贯穿了闽中的内容管理和行事风格。刘文闻在自己的团队中也延续了父亲的风格。
  父辈的影响
  上任后的刘文闻,对闽中快消品业务的营销模式及自我方向有了一些调整。他正在逐步把外销市场转向内销市场。刘文闻说:“中国比世界大。中国内销产品的数量比国外的销量大很多,而且中国的消费水平一直在稳步增加。”闽中原来是做出口,而如今是要先把中国的产品供给世界,再利用闽中在国外的市场优势,把国外的产品销售到中国。刘文闻说:“这需要长期的积累,但我会一直坚守这个事情。”
  有人说,如果没有林国荣的超前观念、全球意识和气魄胆量,就没有闽中公司的今天。这种说法如今已成为闽中公司员工的共识。刘文闻说,父亲这个企业当家人就是他和公司发展的动力,因为正是父亲的勇于进取给整个企业带来了不断成长的生机和活力。
  父亲,对刘文闻有着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带给刘文闻最大的改变和影响的就是父亲的意志力。企业每天都面临很大的压力,如何生存下去对一个人的考量是非常高的。一睁开眼就可能关乎到公司人的生死。“在他身边生活了这么多年,我也学到了很多,没有这种意志力是不适合做企业家的。”
  刘文闻说,企业家每天都面临着生生死死,虽然很残酷,但这就是商场。每一天,刘文闻都和父亲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包括整个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文化的培养,人才的储备等。父亲既是他的老师,也是他的朋友,他们经常一起探讨到深夜。一切都在为企业更好的发展而付出。
  在刘文闻的记忆中,从小到大父亲很少对他发脾气。在刘文闻的成长环境中,没有什么限制,他可以任意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父亲跟我说:“只要法律允许的,你都可以做。”刘文闻曾经想做老师,想当警察,父亲都支持。但是在父亲这么多年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刘文闻的心思最后还是归于自己的家族,自己的企业。“商业对我来讲是很有吸引力的,我一出手就是上千万甚至上亿元,所以我肯定把自己小的事情抛弃掉,做这个大的家族事业。”
  在中国的食品市场越来越理性化的今天,每个行业都在精确的分割市场。在刘文闻看来,闽中有很大的市场机会。每个企业都想做市场的老大,但刘文闻说:“我们做不了饮料行业的老大,但我们要做果汁类的老大,甚至枇杷类饮品的老大。”
  “民以食为天”,在中国是离不开这个话题的,且农业和食品永远是朝阳产业。因此,闽中集团在未来会继续立足于农业,不断推陈出新,打造出安全放心的食品。这是刘文闻对这份事业的终极目标。
 
举报